-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版面费[04/29]
-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投[04/29]
-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数[04/29]
-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04/29]
这些大学,太难了(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对于经费本就有限的部分地方高校而言,只能眼睁睁看着人才出走。坐以待毙吗?不,地方高校也在寻求破局,近年来,地方高校开始吸纳博士,师资队伍
对于经费本就有限的部分地方高校而言,只能眼睁睁看着人才出走。坐以待毙吗?不,地方高校也在寻求破局,近年来,地方高校开始吸纳博士,师资队伍结构发生根本转变。只是,地方高校科研水平的提升并非靠短时间内引进几位学者就能立竿见影的,还需要时间的沉淀。
“披荆斩棘”
地方高校基础薄弱是事实,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与“国家队”高校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因此,在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如何抓住机遇,精准定位,办出特色,释放活力是事关高校“生死攸关”的大事。而伴随着今年以来教育部颁发的多项与“双一流”相关政策的出台,“学科为王”这一建设方向,可以说,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明灯。
学科为王
查看首轮“双一流”名单,25所新晋“双一流”高校(非985/211高校)多是学科特色高校,它们根植于地方,在服务地方建设中实现自身学科优势的发展。例如“双一流”新贵的宁波大学,依托宁波“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区位优势,以力学为基础,选取具有比较优势的水产、信息与通信工程,组建了“海洋生物技术与海洋工程”学科群,以打造世界一流的涉海学科群,从而带动学校整体的发展。
在尚未入选“双一流”的地方高校中,也不乏在经费与师资有限的情况下寻求到一条强校之路的例子。
助力“大国重器”。“机械四小龙”之一的燕山大学,其机械工程学科出类拔萃,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在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位居全国前二十名。该学科的3个科研团队分别参与了国产大型客机C919液压管路应力分析规范、轴承项目和中机身运输的研发;2个科研团队分别参与世界上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核心部件馈源舱的研发和液压促动器关键零部件可靠性性能研究及实验;1个团队参与研发大口径构架式卫星可展开天线,助力我国“北斗三号”高轨首发星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助力中国制造。华南农业大学的农业工程学科,在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居全国第二,罗锡文院士团队主持的“基于北斗的农业机械自动导航作业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成果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保障了我国农机导航装备的自主安全可控,引领了我国农机导航技术的创新发展。
助力城乡建设。“建筑老八校”之一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充分发挥建筑学学科优势,带动周边相关学科发展,在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其建筑学位列全国第三。2019年,住建部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研究院,在抗震救灾和扶贫攻坚的最前线,在建设规划和环境保护的最前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应用广泛的标志性成果。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投稿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编辑部|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版面费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论文发表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